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㔲朹《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
簋【卷五】【竹部】
黍稷方器也。从竹从皿从皀。㔳,古文簋从匚飢。匭,古文簋或从軌。朹,亦古文簋。居洧切
(簋)黍稷方器也。周禮舍人注曰。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也。掌客注曰。簠、稻粱器也。簋、黍稷器也。秦風傳曰。四簋、黍稷稻粱也。按毛意言簋可以該簠。鄭注則據公食大夫禮分別所盛也。許云簋方簠圜。鄭則云簋圜簠方。不同者、師傳各異也。周易。二簋可用享。鄭注云。離爲日。日體圓。巽爲木。木器圓。簋象。聘禮竹簋方注云。竹簋方者、器名。以竹爲之。狀如簋而方。賈疏云。凡簋皆用木而圓。此則用竹而方。故云如簋而方。宋刻單行疏內簋字凡四見。今本依釋文改經注疏皆作簠字。非也。巳上可證鄭確謂簋爲圓器。周禮疏云。孝經陳其簋簠注云。內圓外方受
(㔲)古文簋。从匚食九。各本作从匚飢。飢非聲也。从方、从食、九聲也。
(匭)古文簋。从匚軌。按許說簋爲方器。葢以古文从匚也。軌聲。古音簋軌皆讀如九也。史記李斯傳曰。飯土匭。公食大夫禮注曰。古文簋皆作軌。易損二簋。蜀才作軌。周禮小史故書簋或爲九。大鄭云。九讀爲軌。書亦或爲軌。簋古文也。今本周禮脫誤。爲正之如此。軌九皆古文假借字也。匭古文本字也。匭之字後世用爲匭匣字。尙書苞匭菁茅。鄭曰。匭、纏結也。鄭意謂匭爲糾之假借字。吳都賦注用之。
(朹)亦古文簋。簋以木爲之。故字从木也。惠氏棟九經古義曰。易渙奔其机。當作朹。宗廟器也。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簋 | 簋 | 幽 | 軌 | kʷrɯwʔ | 說文古文作匭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簋 | 軌 | 居洧 | 見 | 脂B合 | 旨B | 上聲 | 三等 | 合口 | 脂B | 止 | 上五旨 | kwi | kwi | kjui | kiuɪ | kɣiuɪ | kʷɯi | kjwi | gui3 | kyix | kwyy | 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内圎外方曰簋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簋 | ꡂꡟꡠ | gue | kuɛ̆ | 上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簋 | 鬼 | 見 | 齊微合 | 齊微 | 上聲 | 合口呼 | kui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簋 | 詭 | 古委 | 七賄 | 灰 | 上聲 |
簋 | 九 | 舉有 | 十九有 | 尤 | 上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簋 | 鬼 | 古 | 威 | 第二威偉畏 | 陰上 | 宗廟盛黍稷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