傴〔
拼音
注音ㄩˇ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3画
繁体部首人部
异体字 笔顺 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ǔ(ㄩˇ)

1、见“”。

UNICODE

傴字UNICODE编码U+50B4,10进制: 20660,UTF-32: 000050B4,UTF-8: E5 82 B4。

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humpback; stoop

康熙字典

傴【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說文》僂也。《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俗讀若偶,別作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傴【卷八】【人部

僂也。从人區聲。於武切

说文解字注

(傴)僂也。問䘮注曰。傴、背曲也。通俗文。曲脊謂之傴僂。引伸爲鞫窮。恭敬之意。又莊子。以下傴拊人之民。借爲煦嫗字。左傳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析言之實無二義。从人。區聲。於武切。古音在四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eu3 [台湾四县腔] ji1 eu1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ku3 [宝安腔] ji3 [客英字典] ki1 [海陆丰腔] ri1 eu1 ku1

◎ 粤语:jyu2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qo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於武上聲三等合口上九麌ʔi̯uʔioʔioʔɨoʔioʔuə̆yu3qyoxiuu不伸也尪也荀卿子曰周公傴背於武切三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ꡖꡦꡟ

'ÿuʔy上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撮魚模上聲撮口呼kʰi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於語四語上聲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