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ì
注音ㄔˋ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5画
异体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ì(ㄔˋ)

1、大声呵斥:怒叱。叱问叱骂叱责叱咤(发怒的声音)。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UNICODE

叱字UNICODE编码U+53F1,10进制: 21489,UTF-32: 000053F1,UTF-8: E5 8F B1。

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口、匕声

English

scold, shout at, bawl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chì

〈动〉

(1) (形声。从口,匕( )声。本义:大声呵斥)

(2) 同本义 [loudly rebuke]

叱,呵也。——《说文》

大呵为叱。——《苍颉篇》

迮而吐之曰叱。——《通俗文》

手剑而叱之。——《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大儿初醒,夫叱大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叱咤(怒喝);叱教(严格指教);叱辱(斥责侮辱)

(4) 呼喊;吆喝 [shout at]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叱名(呼名,报名);叱令(喝令);叱叫(大声呼喝);叱嚷(叫嚷)

词性变化

chì

<叹>

(1) 斥声或叫声 [cry]

喑恶叱咤。——《史记·淮阴侯传》

(2) 又如:叱叱(呼喝声;大声指责的声音);叱咄(怒斥声)

常用词组

叱咄叱呵叱喝叱骂叱问叱责叱咤叱咤风云

康熙字典

叱【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尺栗切,音。《說文》訶也。《倉頡篇》大訶爲叱。《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左傳·昭二十六年》子囊帶從野洩,叱之。《公羊傳·莊十一年》手劒而叱之。《史記·淮隂侯傳》喑噁叱咤,千人皆廢。

《集韻》亦作嘯。《禮·內則》不嘯不指。《註》嘯讀爲叱。

《集韻》《韻會》戚悉切,音七。《集韻》聲也。《莊子·齊物論》叱者吸者。《註》若叱咄聲。《陸德明·音義》,昌實反,徐邈音七。《毛晃曰》从口从七。或从匕,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叱【卷二】【口部

訶也。从口七聲。昌栗切

说文解字注

(叱)訶也。訶、大言而怒也。从口。七聲。昌栗切。十二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qid5

◎ 粤语:cik1

◎ 潮州话:duah4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n̥ʰjid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昌栗質A質A入聲三等開口眞A入五質tɕʰi̯ĕttɕʰĭĕttɕʰiĕttɕʰjettɕʰiɪttɕʰitcʰitchichjittcit呵叱也又虜複姓九氏夏録有將作大匠叱干阿利西魏有開府叱奴興南陽公叱羅協後魏官氏志有叱吕叱門叱利叱李叱列叱盧等氏亦虜三字姓周有侍中叱伏列龜其傳云代郡西部人昌栗切一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ꡅꡞ

chitʂ'i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穿齊微齊齊微入聲作上聲齊齒呼tʂʰ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尺栗二質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穿第七英影應益陰入呵叱怒罵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