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án
注音ㄏㄢˊ
部首囗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异体字笔顺 フ丶丨フ丶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1、同“”。

UNICODE

圅字UNICODE编码U+5705,10进制: 22277,UTF-32: 00005705,UTF-8: E5 9C 85。

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康熙字典

圅【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胡男切,音含。《說文》函本字。註詳囗部六畫。

《集韻》戸感切,音頷。口上曰臄,口下曰圅。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圅【卷七】【

舌也。象形。舌體亦聲。肣,俗圅从肉、今。胡男切

说文解字注

(圅)舌也。舌在口。所以言別味也。圅之言含也。含於口中也。按大雅毛傳曰。臄者、圅也。通俗文云。口上曰臄。口下曰圅。毛、服之圅皆卽說文之?字。?、頤也。故服云口下。毛則渾言之。口上口下不分耳。陸氏音義引許圅舌也之云以釋毛。去之遠矣。許圅與?各字各義。毛、服用圅爲?。圅借爲含。如席閒圅丈、圅人爲甲是也。周頌。實圅斯活。傳曰。圅、含也。謂叚借也。舌體㔾㔾。从㔾。舌有莖而如荂蕾。故从㔾。象形。二字各本誤在舌體上。今正。謂?象舌輪郭及文理也。小徐云。說文篆如此。李陽冰非之。謂當作?。按如李說。易與臽混。今廣韵圅?別爲二字。則更非矣。㔾亦聲。胡男切。七部。

(肣)俗圅。从肉今。大雅音義引說文云。圅、舌也。又云。口裏肉也。按口裏肉也四字當在此下。釋从肉之意也。从今者、今聲也。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am2 [梅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uːm說文函字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胡男平聲一等開口下平二十二覃ɣămɣɒmɣᴀmɣɒmɦʌmɦəmɦəmhan2ghomhom銜也說文舌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ꡣꡏXamɣam平聲
ꡯꡨꡏHyamɣjam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監咸齊監咸陽平齊齒呼xiam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胡南二十一覃平聲
胡嵒二十一覃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四緘减鑒甲陽平包也容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