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tǐ
注音ㄕˋ ㄊ一ˇ
部首彳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异体字 笔顺 ノノ丨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ì(ㄕˋ)

1、苗条的样子。

2、行走的样子。

3、古同“”,准则。

4、古同“”,依仗。

其他字义

tǐ(ㄊ一ˇ)

1、停止。

UNICODE

徥字UNICODE编码U+5FA5,10进制: 24485,UTF-32: 00005FA5,UTF-8: E5 BE A5。

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徥【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說文》徥徥,行貌。

《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匙上聲。《廣韻》行貌。朝鮮語也。

《集韻》徒駭切,音䈆。義同。

《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切,音豸。《集韻》行衙衙謂之徥。

《集韻》度皆切,音。徍徥,行貌。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貌,或曰徥。《註》言徥偕也。《釋文》徥,度皆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徥【卷二】【彳部

徥徥,行皃。从彳是聲。《爾雅》曰:“徥,則也。”是支切

说文解字注

(徥)徥徥行皃也。方言。徥用行也。郭曰。徥皆行皃。度揩反。集韵曰。徍徥、行皃。於佳度皆二切。从彳。是聲。是支切。十六部。爾雅曰。徥則也。今本釋言作是則也。葢古爾雅假徥爲是也。此偁爾雅說叚借。

音韵方言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deʔ
dje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承紙支A開紙A上聲三等開口支A上四紙ʑie̯ʑǐeʑiedʑjɛdʑiᴇdʑiɛdʑiə̆shi4zjexzjee行皃又池爾切
池爾支B開紙B上聲三等開口支B上四紙ȡʱie̯ȡǐeȡjeȡiɛɖɣiᴇɖɯiɛɖjiə̆zhi4driexdyee行皃朝鮮語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ꡚꡞzhiʐi上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支思開支思去聲開口呼ʂɿ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士紙二紙上聲
時吏二寘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三幾紀記陽去猗賴也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