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栎
櫟
〈名〉
(1) 即“麻栎”。通称“柞树” [sawtooth oak]
栎,栎木也。——《说文》
山有苞栎。——《诗·秦风·晨风》
白于之山,下多栎檀。——《山海经·西山经》
槠栎草斗之实。——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一种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叶子可喂柞蚕。另有一种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富有弹性,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诗·秦风·晨风》
(3) 又如:栎散(栎木一类无用的木料);栎樗(比喻无用之材。作为才质不好的谦词)
(4) 栏杆之类 [railing;banisters;balustrade]
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史记》
(5) 古都邑名,春秋时郑国别都 [capital of Li],在今河南省禹县
◎ 栎
櫟
〈动〉
(1) 刮;敲;搏击 [strike]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史记·楚元王世家》
栎雌妒异,倏来忽往。——潘岳《射雉赋》
(2) 啮咬 [chew]
以牙栎之,裁断皮出血。——《艺文类聚》引《广志》
(3) 另见
◎ 栎
(1) 櫟
(2) 另见
栎阳
櫟【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不材之木也。《莊子·人閒世》匠石見櫟社樹,其大蔽牛,觀者如市,匠石不顧。
又不生火之木也。《淮南子·時則訓》十二月,其樹櫟。《高誘註》木不生火,惟櫟爲然。
又地名。《春秋·桓十五年》鄭伯突入于櫟。
又鳥名。《山海經》天帝之山有鳥,黑文而赤翁,名曰櫟。
又與擽通。《詩·周頌》鞉磬柷圉。《疏》圉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
又《唐韻》以灼切,音鑰。櫟陽,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左馮翊。
又《集韻》式灼切,音爍。地名。在晉。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詩·秦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駁。《唐韻》櫟駁通叶,無二音。
又《唐韻》魯刀切,音勞。《史記·楚元王世家》㛮詳爲羹盡櫟釜。《漢書》作轑釜。
櫟【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樂聲。郎擊切
(櫟)櫟木也。秦風隰有苞櫟傳曰。櫟木也。陸機曰。苞櫟、秦人謂柞櫟爲櫟。河內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其子房生爲梂。木蓼子亦房生。故說者或曰柞櫟。或曰木蓼。機以爲此秦詩也。宜從其方土之言。作櫟是也。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然則許意謂木蓼也。艸部云。草
◎ 粤语:lik1
◎ 潮州话:lêh8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櫟 | 樂 | 藥 | 藥 | lawɢ | |
櫟 | 樂 | 藥 | 靂 | reːwɢ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櫟 | 藥 | 以灼 | 以 | 藥開 | 藥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陽 | 宕 | 入十八藥 | jĭak | jɨɐk | jiɐk | jɨak | yue4 | jak | jak | 櫟陽縣名在京北又音歷 | |||
櫟 | 靂 | 郎擊 | 來 | 錫開 | 錫 | 入聲 | 四等 | 開口 | 青 | 梗 | 入二十三錫 | liek | liek | lek | lɛk | lek | lek | lɛjk | li4 | lek | lek | 木名柞屬又音藥櫟陽縣名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櫟 | ꡙꡞ | li | li | 入聲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櫟 | 洛 | 歷各 | 六藥 | 陽 | 入聲 |
櫟 | 歷 | 郎狄 | 七陌 | 庚 | 入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櫟 | 爍 | 來 | 益 | 第七英影應益 | 陰入 | 樗櫟惡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