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禿
拼音
注音ㄊㄨ
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7画
异体字禿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ū(ㄊㄨ)

1、人无头发,山无树木,树木无枝叶:秃子秃头秃顶

2、鸟羽毛脱落,物体失去尖端:秃鹫。秃笔。秃针。

3、表示不圆满、不周全:文章的开头写得有点秃。

UNICODE

秃字UNICODE编码U+79C3,10进制: 31171,UTF-32: 000079C3,UTF-8: E7 A7 83。

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baldbareblu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禾穗下垂摇曳

English

ba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象形。从人,上象禾粟之形。本义:头顶无发)

(2) 同本义 [bald;hairless]

秃,无发也。——《说文》

秃者不免。——《礼记·问丧》

秃者不髽。——《礼记·丧服四制》

齐人谓无发为秃揭。——《礼记·明堂位》注

秃翁。——《后汉书·匈奴传》。注:“即乃翁也。”

齿危发秃。——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秃厮(光头家伙);秃科子(秃脑瓜);秃驴(光头驴。骂和尚的话);秃颅(秃头);秃人(秃发的人);秃儿(犹秃奴);秃发(头发脱落)

(4) 山无草木[bare]。如:秃山(不生草木的山丘);秃树(枯树)

(5) 不戴帽、不穿鞋 [bare]。如:秃巾(光着头不包头巾);秃露(赤身显露)

(6) 脱落,脱光[come off;bald]。如:秃友(戏称毫毛脱落的笔);秃落(脱落)

(7) 物体失去尖端,不锐利 [blunt;without a point]。如:秃颖(秃笔);秃毫(脱毛的笔);秃管(秃笔)

词性变化

〈名〉

詈词。指僧侣[monk]。如:秃丁(对僧人之讥称);秃人(动机不正的出家人);秃厮(对僧人讥嘲之词);秃奴(对僧人的蔑称);秃士(谓僧侣);秃歪剌(对僧尼的恶称)

常用词组

秃笔秃顶秃头秃头秃子

康熙字典

禿【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谷切,通入聲。《說文》無髮也。从人,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王育說:倉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

《徐鍇曰》言禿人髮不纖長,若禾稼也。《穀梁傳·成元年》季孫行父禿,聘于齊,齊使禿者御之。《史記·灌夫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

凡物落盡皆曰禿。《後漢·張衡傳》蘇武以禿節效貞。

《孔融傳》禿巾微行。《註》謂不加幘。

《杜甫詩》漱壑松柏禿。

姓。祝融後八姓,禿居一。出《國語》。

複姓。南凉主禿髮烏孤。

與鵚同。禿鶖,鳥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禿【卷八】【禿部

無髮也。从人,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凡秃之屬皆从秃。王育說:蒼頡出見秃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他谷切〖注〗,《玉篇》籀文禿字。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t7 [客英字典] tut7 [台湾四县腔] tut7

◎ 粤语:tuk1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禿禿tʰoːɡ段注以爲秀聲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他谷屋一入聲一等開口入一屋tʰuktʰuktʰuktʰuktʰuktʰuktʰəwktuthukthuk說文云無髮也从人上象禾粟之形文字音義云蒼頡出見禿人伏於禾中因以制字又國語云史伯曰祝融之後八姓已董彭禿妘曹斟芉是也又虜複姓有禿髮氏其先壽闐之在孕其母胡掖氏因寢而産於被中[朝鮮/鮮卑]謂被爲禿髮因而姓焉禿髮烏孤以後魏元興元年稱王遷于樂都号涼及國滅入魏賜姓源氏他谷切五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ꡉꡟthutʼu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禿禿魚模合魚模入聲作上聲合口呼tʰ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禿禿他禿一屋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禿禿第六東董凍篤陰入無髮之人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