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ò bǒ
注音ㄅㄛˋ ㄅㄛˇ
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9画
异体字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ò(ㄅㄛˋ)

1、〔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均读轻声)。

其他字义

bǒ(ㄅㄛˇ)

1、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簸谷

2、颠动摇晃: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UNICODE

簸字UNICODE编码U+7C38,10进制: 31800,UTF-32: 00007C38,UTF-8: E7 B0 B8。

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winnow

造字法

形声:从竹声

English

winnow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形声。从箕,皮声。本义: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扬去糠粃尘土等物)

(2) 同本义 [winnow]

簸,扬米去糠也。——《说文》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诗·大雅·生民》

(3) 又如:簸秕,簸扬糠秕(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簸箩(盛物的竹筐)

(4) 摇动;颠动 [jolt]

宫殿摆簸。——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颠簸;簸行(摇摆不定的步行)

(6) 另见

常用词组

簸荡簸动簸谷簸箩簸弄簸扬

基本词义

另见

常用词组

簸箕

康熙字典

簸【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補火切《韻會》杜果切《正韻》烏果切,音駊。《說文》揚米去糠也。《詩·大雅》或簸或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補過切,音播。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簸【卷五】【箕部

揚米去糠也。从箕皮聲。布火切文二重五

说文解字注

(簸)揚米去也。與播布之義相近。从箕。皮聲。布火切。十七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bai5 bo5 [陆丰腔] boi5 [海陆丰腔] boi5 bai5 bo5 [客英字典] bo5 [东莞腔] poi5 [梅县腔] bai5 bo5 boi5 [宝安腔] boi5 [客语拼音字汇] bai4 bo1

◎ 粤语:bo2 bo3

◎ 潮州话:bua3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paːlʔ
paːl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布火戈一合上聲一等合口上三十四果puɑpuɑpuɑpuɑpuɑpuɑpwabo3puaxpuaa簸揚又布箇切
補過戈一合去聲一等合口去三十九過puɑpuɑpuɑpuɑpuɑpuɑpwabo4puahpuah簸揚又布火切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ꡎꡧꡡbwopwɔ上聲
ꡎꡧꡡbwopwɔ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歌戈開歌戈上聲開口呼
歌戈開歌戈去聲開口呼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補火十四哿上聲
補過十四箇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三科火貨陰去揚米曰簸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