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ㄗˋ
部首肉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2画
异体字 笔顺 一丨一丨フノ丶ノ丶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ì(ㄗˋ)

1、切成大块的肉。

UNICODE

胾字UNICODE编码U+80FE,10进制: 33022,UTF-32: 000080FE,UTF-8: E8 83 BE。

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inced meat; to cut meat into piec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切成的大块肉 [big piece of meat]

胾,大脔也。从肉。——《说文》

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左殽右胾。——《礼记·曲礼》。注:“殽,骨体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别。——《管子·弟子职》

胾四豆。——《仪礼·士虞礼》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康熙字典

胾【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音剚。《說文》大臠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臠也。《詩·魯頌》毛炰胾羹。《傳》胾,肉也。《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註》胾,切肉也。《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胾【卷四】【肉部

大臠也。从肉聲。側吏切

说文解字注

(胾)大臠也。切肉之大者也。从肉。聲。側吏切。一部。按鄉射禮古文樴爲胾。戠聲?聲同也。脯脡字本作梃、從木。從手、從肉皆誤也。梃、一枚也。樴猶梃也。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凡禮古文髀作脾、榦作肝、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6 [客英字典] zih5 ci5 [台湾四县腔] ci5

◎ 粤语:zi3

◎ 潮州话:zi3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ʔsrɯ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側吏去聲三等開口去七志tʂitʃĭətʃiətʃietʃɨtʂɨtʂɨzhi4crihtrioh大臠也側吏切六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ꡆꡜꡞ

jʰitʂʅ去聲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資四二寘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六師史四陰平胾切肉曰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