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菟
(1) ——“於菟”(
)∶古代楚人称虎为“於菟”。菟裘(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2) 另见
◎ 菟
〈名〉
(1) 菟丝。植物名。药草称“菟丝子”。蔓生,茎细长,缠络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红色。子可入药 [dodder]。如:菟丘(即菟丝。俗称菟丝子)
(2) 通“兔” [rabbit]
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楚辞·屈原·天问》
楚王佩玦而逐菟。——《淮南子·汜论》
(3) 又如:菟苑(即兔园。汉文帝儿子刘武(梁孝王)的园囿)
(4) 另见
菟【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湯故切,音兔。《玉篇》菟絲,草名。《山海經註》菟丘,菟絲也。
又《爾雅·釋草》蔩,菟瓜。《註》菟瓜似土瓜。
又《本草》菟葵,苗如石龍芮而葉光澤,花白似梅。
又《急就篇註》伏苓一名伏菟。
又與兔通。《楚辭·天問》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前漢·賈山傳》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楚人謂虎爲於菟。
又《韻會》飛菟,神馬名。
又《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註》菟裘,在泰山梁父縣南,魯邑也。《前漢·地理志》
又《潛夫論》菟裘,嬴姓也。
兔【卷十】【兔部】
獸名。象踞,後其尾形。兔頭與㲋頭同。凡兔之屬皆从兔。湯故切
(兔)兔獸也。各本作獸名。今正。三字句。象兔踞。兔字今補。踞俗字也。當作居。後尾形其字象兔之蹲。後露其尾之形也。湯故切。五部。俗作菟。兔頭與㲋頭同。凡兔之屬皆从兔。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5 [客英字典] tu5 tu3 [海陆丰腔] tu5 [梅县腔] tu5 [宝安腔] tu5 |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4
◎ 粤语:tou3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菟 | 兔 | 魚 | 菟 | tʰaːs | |
菟 | 兔 | 魚 | 徒 | daː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菟 | 徒 | 同都 | 定 | 模 | 模 | 平聲 | 一等 | 開口 | 模 | 遇 | 上平十一模 | dʱuo | du | do | do | duo | duo | dɔ | tu2 | do | du | 菟丘地名又音吐 |
菟 | 菟 | 湯故 | 透 | 模 | 暮 | 去聲 | 一等 | 開口 | 模 | 遇 | 去十一暮 | tʰuo | tʰu | tʰo | tʰo | tʰuo | tʰuo | tʰɔ | tu4 | thoh | thuh | 菟絲草名又虜複姓後魏書有菟賴氏湯故切四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菟 | ꡉꡟ | thu | tʼu | 去聲 | |||||
菟 | ꡈꡟ | tu | du | 平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菟 | 徒 | 透 | 魚模合 | 魚模 | 陽平 | 合口呼 | tʰu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菟 | 徒 | 同都 | 五模 | 模 | 平聲 |
菟 | 兔 | 土故 | 五暮 | 模 | 去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菟 | 透 | 孤 | 第十二孤古故 | 陽平 | 楚語虎曰於菟 | |
菟 | 吐 | 透 | 孤 | 第十二孤古故 | 陰去 | 兔絲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