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
注音ㄕㄨˋ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2画
繁体部首衣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3画
异体字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ù(ㄕㄨˋ)

1、粗布衣服:“大寒者利裋褐。”

UNICODE

裋字UNICODE编码U+88CB,10进制: 35019,UTF-32: 000088CB,UTF-8: E8 A3 8B。

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hù

〈名〉

(1) 古时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 [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

裋,竖使布长襦。——《说文》

襜裋,其短者谓之裋褕《方言四》

夫寒者利裋褐。——《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衣则裋褐。——《列子·力命》

(2) 也泛指粗布衣服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裋褐(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

康熙字典

裋【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上主切,音豎。《廣韻》敝衣襦也。《玉篇》豎所衣布長襦也。《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其短者謂之裋褕。《史記·秦本紀》寒者利裋褐。《前漢·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集韻》殊遇切,音樹。覩緩切,音短。義同。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裋【卷八】【衣部

豎使布長襦。从衣豆聲。常句切

说文解字注

(裋)豎使布長襦。豎與裋㬪韵。豎使謂僮豎也。淮南高注曰。豎、小使也。顏注貢禹傳曰。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謂之裋褕。韋昭注王命論云。裋謂短襦也。本方言。从衣。豆聲。常句切。古音在四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2 [客英字典] shu5 [海陆丰腔] shu2

◎ 粤语:syu6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djo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臣庾上聲三等合口上九麌ʑi̯uʑĭuʑiodʑiodʑɨodʑiodʑuə̆shu4zjyoxzjuu敝布襦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聲調註解

ꡚꡦꡟ

zhÿuzy上聲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上庾四語上聲
殊遇四御去聲
偏旁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
四角号码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