鵉
1、古同“鸾”。
鵉字UNICODE编码U+9D49,10进制: 40265,UTF-32: 00009D49,UTF-8: E9 B5 89。
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鸞【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30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
又《洽聞記》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李賀詩》銅鏡立靑鸞。
又鸞鈴。《詩·小雅》和鸞雝雝。《毛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左傳·桓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杜註》鍚在馬額,鸞在鑣,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聲。《埤雅》鸞鳥,雌曰和,雄曰鸞。禮云:在輿則聞鸞和之聲,蓋取諸此。古時鸞輿順動,此鳥飛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
又鸞刀。《詩·小雅》執其鸞刀。《毛傳》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疏》鸞鈴之刀,鸞卽鈴也。刀環有鈴,其聲中節。
又作鑾。《古今注》玉輅衡上金雀,若朱鳥也。口銜鈴,鈴謂之鑾。或謂朱鳥鑾也。鸞口銜鈴,故謂之鑾。
又鸞鳥,縣名。《後漢·郡國志》屬武威郡,卽今涼州昌松縣北。
又叶閭員切,音連。《陸璣羅敷歌》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綺態隨緣變,沈姿無乏源。
鸞【卷四】【鳥部】
亦神靈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鳴中五音,頌聲作則至。从鳥䜌聲。周成王時氐羌獻鸞鳥。洛官切
(鸞)赤神靈之精也。赤各本作亦。誤。今依藝文類聚、埤雅、集韵、類篇、韵會正。後漢書注、廣韵皆引孫氏瑞應圖曰。鸞、赤神之精也。春秋元命包曰。离爲鸞。赤色五采。謂赤多而五采畢具也。後漢書輿服志。鸞雀立衡。崔豹古今注。五路衡上金雀。金雀者、朱鳥也。或謂朱鳥者、鸞也。後漢太史令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其說非是。月令鸞路。鄭云。取有虞氏之車有鸞和之節爲名。春言鸞。夏言色。互文。然則鄭不謂鸞鳥青色矣。雞形。郭注西山經云。舊說鸞似雞。鳴中五音。鑾下曰。鈴象鸞鳥聲和。頌聲作則至。周成王之世是也。西山經曰。見則天下安寧。从鳥。䜌聲。洛官切。十四部。周成王時氐羌獻鸞鳥。見逸周書王會篇。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鸞 | 元 | 鑾 | b·roːn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鸞 | 鑾 | 落官 | 來 | 桓 | 桓 | 平聲 | 一等 | 合口 | 桓 | 山 | 上平二十六桓 | luɑn | luɑn | luɑn | luɑn | luɑn | lʷɑn | lwan | luan2 | luan | luan | 春秋元命包曰离爲鸞孫氏瑞應圖曰鸞者赤神之精鳳皇之佐也山海經曰女牀山有鳥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見則天下太平安寧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鸞 | ꡙꡡꡋ | lon | lɔn | 平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鸞 | 鸞 | 來 | 桓歡合 | 桓歡 | 陽平 | 合口呼 | luɔn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鸞 | 鸞 | 盧官 | 九寒 | 寒 | 平聲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鵉 | 聯 | 來 | 鴛 | 第十三鴛婉怨乙 | 陽平 | 同上(鸞鳳) |